欢迎访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要闻 > 交流园地

福建人社普法说丨南平:精准普法惠民生,法润人社促和谐

来源:福建省人社厅政策法规处、南平市人社局 发布时间 : 2025-08-13 18:44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全省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结合人社工作实际,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着力营造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今年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为总结提炼落实普法责任制的实践经验和典型做法,全面展示各地“八五”普法工作成效,现开设“福建人社普法说”专栏,对创新典型案例进行展播。今天推出《南平:精准普法惠民生,法润人社促和谐》 

  

  南平:精准普法惠民生, 法润人社促和谐   

  一、背景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法治人社进程,南平市人社局立足本地实际,聚焦普法宣传形式传统单一、内容精准度不高、群众覆盖面受限等问题,积极探索普法新路径,创新打造“法润人社 你我同行”普法品牌,分层分类实施精准普法,有效提升了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法治护航民生保障的成效更为显著。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开展普法创新探索以来,“南平人社”“南平人才”等公众号关注人数翻了四倍,普法推文、短视频转发量屡创历史新高,“就业南平——才聚武夷”直播间连续三年获评政务抖音号优秀创作者,南平人社连续四年被人社部办公厅评为劳动保障新闻宣传工作做得好单位,切实以法治助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2345政策咨询量同比下降25.3%,回复满意率100%;就业总体满意度调查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企业社保精准扩面2.62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成功率保持70%以上,连续三年全省第一;人社系统窗口服务好评率100%。主要做法如下:  

  (一)焕新普法形式,激活法治传播新动能  

  在原有传统的报纸、电视台、门户网站等宣传体系基础上,引入趣味性强、参与度高、传播速度快的“云普法+”模式,以三个“新”推动普法宣传从“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转变。一是搭建一个新平台。依托“数字人社”建设,推出“南平人社”“南平人才”“闽北家政”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开发“零工集市”“闽北家政”微信小程序,打造“就业南平——才聚武夷”政务直播基地。初步构建政府网站、政务APP、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一云多端”云普法矩阵。二是锻造一支新队伍。发挥青年干部生力军作用,集结各业务线骨干,打造一支“人人能普法、随时可宣讲”的人社普法尖兵。青年干部积极践行“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在直播间实时互动答疑,服务现场一线精准释法,幕后更新维护线上内容,队伍实战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从“政策通”到“实战派”的跨越。三是做优一场新直播。优化升级“直播带岗”为企业和劳动者送政策的经验做法,推出“法润人社 你我同行”云普法直播。针对就业创业、延迟退休、新业态维权等热点问题,精心设计直播主题和内容,邀请律师、创业导师、企业HR等专家学者,每月定期开展专场普法直播。如“三八”妇女节推出首场“人社+妇联,维护‘她’权益”主题直播,采用“政策拆解+案例演绎+实时连麦”模式,仲裁员将晦涩法条转化为通俗问答,吸引群众单场观看量突破2万人次,法律咨询量激增300%;6月份毕业季推出《毕业不慌!求职加速+避雷指南》主题直播,省级就业导师和资深HR在线为8000名大学生求职问题“把脉问诊”,帮助大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做好职业规划和防范职场陷阱。  

  (二)深耕需求导向,提升法治宣传精准度  

  聚焦企业和群众对人社法治的新需求,着力在内容精细化、精准化上下功夫,变“我有什么讲什么”为“你需要什么我讲什么”,以三个“优”推动普法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一是优化栏目。组织业务科室对照《普法责任清单》打造各自主打的普法子栏目,包括《权威解读》《就业政策微课堂》《社保知识快问答》《仲裁员说法》等,定期更新栏目内容,设置留言互动区,收集用户反馈和需求,提供“订单式”普法。截至目前,已推送普法和政策解读信息2000余条次,总浏览量超10万次。二是优创视频。选取群众身边日常高频的法律问题和办事需求,以动画、访谈、情景短剧、口播等多种形式,拍摄“新规解忧铺”“就业指南针”“社保小灵通”“人才服务站”“权益放大镜”等主题宣传短视频73期,生动形象地为企业群众答疑解惑。如由基金监督科联合社保经办机构拍摄的《筑牢社保安全线 守护民生每一分》系列短视频,入选福建省人社厅“社保基金警示教育月”宣传内容,其中“隐瞒就业 违规领金”单条视频点击量超1万人次。三是优选案例。聚焦工伤认定、欠薪投诉、劳动争议、社保基金安全等领域,定期开展本系统案例征集,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解析、发布和推送,通过“小案例”讲透“大规则”,进一步提升以案释法质效。如《抵制职场性骚扰,单位应尽责施策》等13篇仲裁案例先后被《中国劳动保障报》《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采用。 

  (三)构建全域网络,实现法治教育全覆盖  

  主动破解政策信息在基层传递不畅、解读不清、覆盖不均等难题,打破部门、地域和时间壁垒,以三个“深”推动普法宣传从“点状分布”向“全域覆盖”转变。一是深抓多元共治。联动司法、工会、妇联、住建、交通等部门,吸纳行业协会、金牌调解员等社会力量,聚焦农民工、新业态、女性、职业伤害等群体,深入开展法律咨询、普法讲座和合规培训等精准普法专项行动。如开展新业态“两指引、一公开”等宣传活动300余场次,成立全省首个“12338巾帼维权站”,举办快递、建筑行业工伤预防培训班35场次,“仲裁开放月”公开庭审典型案例12期。二是深化AI赋能。主动接入DeepSeek大数据模型,上线“南平人社政策通”AI助手,深度融合人社领域知识库,不断覆盖人社法律法规、业务政策和办事指南等需求,真正实现“指尖咨询、秒级响应”。推出“人社AI主播说”,AI主播动态播报新政速递、热点答疑、风险提示等短视频36期,结合智能算法主动推送用户关联政策解读30041人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三是深推服务下沉。将宣传阵地前移至群众家门口,在全市设立家门口就业服务点473个、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站14个、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调解中心11个、“社银合作”网点等服务站点200个,发放各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资料5万余份,现场为4000余名群众开展普法宣传,切实打通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 

  

稿件来源:福建省人社厅政策法规处、南平市人社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