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福建:构建全周期博士后人才培育生态,推动福建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 : 2025-10-27 10:13

  2025年10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召开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赛前新闻发布会。

  福建日报社记者:

  博士后工作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福建在博士后工作方面有哪些特色做法和经验亮点,助力福建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执委会办公室主任,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郑朝晖:

  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指导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福建省将博士后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聚焦政策引领、平台建设与产才融合等重点领域,构建起全周期博士后人才培育生态,推动福建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优化人才发展环境。2024年4月,福建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博士后工作七条措施的通知》,从提档资助、配套奖励、渠道畅通、建站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博士后政策。博士后省级财政日常资助标准提高至每年12万元,优秀博士后遴选资助达每人每年20万元。对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按国家资助标准给予1:1配套奖励。设立高层次人才专用编和特设岗位,强化引才博士后编制保障。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最高给予200万元建站支持,每年评选优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优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资金支持。

  二是夯实平台支撑,构建多元发展载体。优化站点布局,强化民企活力。围绕人工智能、数字信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方向增设新兴学科博士后站点,引导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全省共设立博士后“两站一基地”517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70%,主要分布在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了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博士后创新平台集群。创新建站模式,发挥聚集效应。发挥园区企业的集群效应,开创“政府运作、服务企业、一站引才、覆盖全市”的建站模式,由县级人社部门或组织部门直接管理,设置编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总站,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和科研资源,提高园区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目前福建省建设园区类博士后工作站总站11家、博士后工作站分站38家,形成人才聚集效应。深化两岸融合,打造人才高地。深入实施海峡博士后交流资助计划,构建涵盖引进培养、项目合作、引才激励等多维支持体系,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累计引进台湾博士50人,联合培养博士后28人。推动两岸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培养机制,高标准打造海峡两岸博士后人才交流平台,成功举办系列品牌活动,有效促进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统筹资源要素,赋能人才发展。推动成立福建省博士后创新创业促进会,立足福建、面向全国,统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资源,为全省博士后提供学术交流、项目对接、政策咨询、融资支持、创业辅导、联谊活动等全方位服务。同时,持续创新博士后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博士后“两站一基地”在博士后联合培养、成果转化、技术攻关方面的深度融合,鼓励各地引入市场化机制设立博士后创新创业发展基金,推动成果落地转化。

  三是深化产才融合,提升服务发展实效。充分发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效应,组织实施博士后“八闽行”等品牌活动,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组织人才项目对接,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建立人才跟踪服务机制,宣传推介福建省大赛激励政策和人才政策,精准引导高质量博士后人才项目落地福建。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兴赛道突破,福建博士后科研成果转化金额已超7000万元,带动形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福建省高度重视博士后青年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生力军作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加快构建“引、育、留、用”有机结合的全链条人才工作机制,全面推动博士后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为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