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创业路是艰辛的,创业者是勇敢的,创业培训哪怕带给创业者些许启发和帮助,也有助于他们创业思维的拓展、思路的梳理、方式的转变、境界的提升,这就是马兰花创业培训的魅力所在。
马兰花创业培训是人社部门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的示范性创业培训。2021年起,我省积极实施“马兰花计划”,为有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初创企业经营者等人员提供相应的课程和创业指导。截至目前,我省已自主培养400多名创业培训讲师,为2万多名学员提供了优质培训。培训过程管理规范、课程精品高效、师资力量雄厚,实现了较高的学员满意度和创业就业带动效果,形成了政府推广、机构信任、创业者喜爱的创业培训品牌。
“福建人社”推出“马兰花创业培训故事汇”专栏,讲述全省各地创业者、创业培训讲师与马兰花创业培训的故事。今天推出第三十期。
折翼亦能飞翔:残疾女青年成璐的创业之路
命运的长河有时会投下阴影,但总有人能在阴影里,燃起属于自己的光。残疾女青年成璐,就是这样一位越挫越勇的追光者。去年,南平市的一场“马兰花网络创业培训”,悄然改写了她的人生剧本,为她推开了一扇通往非凡旅程的大门。
成璐自幼患有脑瘫,身体的不便如影随形,但她从未就此定义人生。面对陌生人好奇甚至异样的目光,她总是扬起嘴角,用微笑化解尴尬。求职路上的一次次碰壁,没有让她沉沦,反而点燃了她心中“自己闯”的火苗——从求职者,到创业者!指尖不听使唤?那就一遍、十遍、百遍地练习串珠,直到僵硬的手指变得灵活。摆摊时手臂颤抖?她咬紧牙关,也要把货品码放得整整齐齐。拍视频口齿不清?没关系,重来!一遍遍重录直到完整地把台词说清楚。命运也许不公,但她从未低头。
当得知南平市正在举办马兰花网络创业培训,可以学习电商、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技能时,成璐仿佛看到了黑暗中透出的一丝曙光,毫不犹豫报名参加。课堂上,成璐付出的努力远超常人。身体的桎梏让线下实操变得异常艰难,老师不断输出的创业知识让她一时难以消化,只能全神贯注地捕捉每一句话,将笔记记得密密麻麻。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笨拙地尝试,勇敢地求教,渐渐地,电商运营的窍门、直播间的节奏话术、短视频拍摄剪辑的诀窍……这些陌生的知识在她日复一日的坚持下终于熟练掌握。

成璐(左一)和学员在课堂上直播
技能在手,一个念头在成璐心中破土发芽:她要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残疾姐妹实现人生价值。很快,她找到了5位志同道合的姐妹,“武夷助残团”直播间就此诞生了。然而起步的日子注定是艰难的。一开始直播间人气寥寥,每场观看人数不足50人,销售额更是少得可怜,一个月下来,销售额连1000元都不到。
成璐没有气馁,把马兰花创业培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反复梳理和总结,遇到无法解决的便在微信上向创业培训老师求教。老师针对直播间人气低、销售额不佳的问题,从产品定位、直播话术优化、流量获取技巧等方面给出了专业的指导建议,并鼓励她们结合自身优势和本地特色,进一步聚焦产品品类,优化直播流程和互动环节,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黏性。在之后人社部门组织的创业导师巡诊帮扶活动,成璐也不错过每一次“把脉问诊”的机会,现场和导师面对面交流。借助导师们的知识和经验,成璐将产品聚焦到本土,带着姐妹们深入产地,用镜头真实记录产品的“诞生记”。在直播中,她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以真诚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关注和支持。
汗水浇灌,终见花开。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直播间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观众人数稳步攀升,平均每场达到300人,月销售额也突破了万元大关。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特殊的直播间,订单量不断增加。如今,“武夷助残团”的月销售额稳稳站上5万元,最高峰甚至冲到了8万元,单场观看人数突破2万人!

“武夷助残团”成员
在成璐的带领下,直播间不仅成为姐妹们经济独立的依靠——每人月均收入超过3000元,更点燃了更多残疾人的希望之火。超过20位残疾人受到她们的鼓舞,勇敢地踏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这份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誉。去年,成璐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省电商大赛二等奖。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褒奖,更是对“武夷助残团”这个特殊集体最响亮的喝彩。
今年,成璐和姐妹们的创业热情愈发高涨,她们再次携手报名参加省级、市级创业大赛。为此,建阳区人社部门专门举办了一场创业大赛培训辅导班,邀请专业导师围绕商业计划书撰写、项目展示技巧、答辩要点等内容进行系统辅导和针对性训练。成璐说,她渴望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学习更多先进的创业理念和经验,提升创业能力,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身体或有局限,但造梦的心没有界限。她们希望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个特殊的群体凝聚更加强大的追梦力量,不断书写愈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供稿:福建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福建省劳动就业服务局、南平市劳动就业中心、南平市建阳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